竹刻艺术始于西周,兴于唐宋,盛于明清,是以竹材为载体,运用阴刻、浮雕、透雕等技法创作的艺术形式。2006年嘉定竹刻、宝庆竹刻首批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,至今已有8项国家级、17项省级竹刻非遗项目。其创作讲究"以刀代笔,以竹为纸",将书画意境与雕刻技艺完美融合,成为文人雅士案头清供的珍品。
技法特征:首创"深刀刻法",刀深至五六层竹肌
代表题材:山水人物、花鸟走兽立体圆雕
经典器型:笔筒、香筒、臂搁
当代传承:张伟忠《竹林七贤笔筒》获中国工艺美术金奖
技法创新:融合浅刻与圆雕,首创"陷地深刻"
文人特质:多镌刻名家书画,尤擅兰竹题材
代表传承:赵汝珍《兰亭雅集图》被大英博物馆收藏
独门技艺:竹簧镶嵌工艺,色泽如象牙
装饰特色:漆艺与雕刻结合,器物富丽堂皇
创新突破:李胜平研发"立体分层染色法"
工艺精髓:保留0.2毫米青筠,呈现水墨渐变
传承体系:徐氏家族六代传承,独创"游丝毛雕"
代表作品:《百骏图》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
传承人 | 流派 | 擅长领域 | 代表作品 |
---|---|---|---|
王威(国家级) | 嘉定竹刻 | 立体圆雕人物刻画 | 《东坡赏砚》 |
张宗凡 | 宝庆竹刻 | 竹簧镶嵌与漆艺结合 | 《楚韵》系列 |
徐素白 | 常州留青 | 花鸟虫鱼薄意雕 | 《荷塘清趣》臂搁 |
范遥青 | 无锡留青 | 书法刻竹 | 《兰亭序》全文竹刻 |
洪建华 | 徽州竹雕 | 多层镂空雕 | 《徽州民居》系列 |
材质甄选:优选5年以上楠竹,竹节间距均匀
刀工品鉴:线条流畅无滞涩,深浅过渡自然
题材意境:文人气息浓厚,构图疏密有致
包浆养护:传世品应有温润琥珀色包浆